今年5月,宣布从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台“告别”的莫砺锋在忙些什么?答案是继续为“中国文化研究”奔走宣讲。7月1日,在苏州开幕的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,莫砺锋身着白衣裤白裤,一身儒雅气质,一如过往的模样,亮相主展场中心舞台。
(资料图)
谈起前不久,向外界宣告他在南京大学文学院“讲完”教学生涯最后一课,莫砺锋说,虽然从教师岗位退下了,但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宣讲的心意不会变。
“在南大教室上完了正式的课程,可能有朋友说,我要告别讲坛了。”莫砺锋告诉记者,这里的“告别”指的是在南大的授课课程结束了,停招了自己的博士生,也办理了退休手续,但“以后会比较多地参加公众讲座,用另一种方式走向讲台。”
“告别了教室里的小讲台,从此走向社会的大讲坛。”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,莫砺锋今年74岁,是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。
眼下正是高招学子选择专业的“热季”,在高等教学领域深耕38年的莫砺锋对青年学生会提出哪些建议?
接受扬子晚报/新闻记者采访时,莫砺锋提到文理科选专业。他表示,没有“文理科”轻重之分,在于“选了什么就要把它干好”。
他还聊到很多,包括上世纪70年代他考上大学“选专业”的经历。那时候,社会流行“理科热”。“我参加高考的时候,填的志愿都是理科,没有一个文科。我记得,我当时的基本标准是‘第一不学文科,第二不上师范’,我不喜欢做老师。”
结果后来由于中文系补助金比较高,可以帮助家里缓解教育压力,他误打误撞“入”了南京大学中文系。“现实正好(与志愿)完全相反,一辈子做了一个文科老师。”
和他一样,偶然与文科相遇的还有他的恩师程千帆先生。“程先生也是从理科临时转到文科来的,他一辈子都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。我见到他时,他已经像我一样白发苍苍了。”
莫砺锋说,恩师程千帆是他的榜样,一辈子扑在传统文化上。“他启发了我学习中国古代文学,应该要把整个生命扑上去。从那一天开始,我的专业思想就坚定了,一直到现在,我就没变过,主要是受老师的影响。”
“选”一专业“爱”一专业,是莫砺锋从自身经历出发,能够提出的学习建议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
校对 陶善工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人人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